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含四种情绪83%为快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娜丽莎的微笑 放大图 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含四种情绪83%为快乐

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含四种情绪83%为快乐

2024-06-02 08: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科技时代_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含四种情绪83%为快乐达・芬奇自画像(图片来源:北京科技报)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北京科技报: 任秋凌

  科学家用计算机分析“全世界最有名的微笑”

  达・芬奇永恒的艺术杰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不知迷倒了多少崇拜者。相信很多人站在这幅名画面前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蒙娜丽莎是在笑吗?她为什么微笑?荷兰阿姆斯

特丹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他们开发的“情绪识别软件”进行了解读,问题是,他们的发现可信吗?

  从未想到解读蒙娜丽莎

  多年来,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教授托马斯・黄一直致力于计算机的人性化设计,由他和他的学生开发的软件借助摄像机,可以实现人机互动,目标是让人机互动做到像人与人之间用声音、姿态进行互动一样自然。他们的计算机甚至可以通过你的面部表情,读取你的情绪状态。这套名为“声音、面部、情绪”的识别系统已经引起了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兴趣,准备在机场用它来识别恐怖分子。

  托马斯・黄教授表示,他从来没有想到这项技术会用于破解一个古老谜团:蒙娜丽莎在想什么?可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眼里,这项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用托马斯・黄教授开发的计算机情绪识别软件,分析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解读画中妇女五百多年来一直神秘莫测的微笑。认为她的表情其实包含着快乐、厌恶、恐惧和愤怒四种情绪。

  蒙娜丽莎确实是快乐的

  科学家用计算机分析了《蒙娜丽莎》显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微笑”,认为蒙娜丽莎确实在笑,因为她的面部表情包含了快乐、厌恶、恐惧和愤怒四种情绪,快乐的成分远远超过其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带有83%的快乐,9%的厌恶,6%的害怕以及2%的气愤。这说明,蒙娜丽莎脸上的主要情绪是快乐。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同样没有把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当成一项严肃的科学实验,只是把它作为一次有趣的技术验证。参与这项分析的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哈罗・斯托克曼教授表示,研究人员知道,严格说来,他们的研究结果其实不是很科学,因为这套软件并不是为研究细微的情绪而设计的,所以,它无法检测出许多人在蒙娜丽莎眼中所发现的性暗示和蔑视等神态。另外,这套软件是为分析现代数码胶片和照片而设计的,被研究的主体首先需要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进行扫描,然后才能准确地查出他们的脸上表现出来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这样的分析不会伤害任何人

  没有参与这项分析的生物测定专家表示,这个结果令人很感兴趣,但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并不是最终结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研究结果出炉。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识别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拉里・霍纳克表示:“面部识别技术发展迅速,但情绪识别技术尚处婴儿阶段。他们的研究好像使用了一组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并不多,但这一领域的研究就是这样进行的,这也不算什么新技术。但他们的结果还是让人很感兴趣。”

  圣乔斯大学的生物测定专家吉姆・瓦伊曼也表示:“这不是严肃的科学研究。这样的分析结果,你看了会哈哈一笑,但它不会伤害任何人。”托马斯・黄教授也承认,利用这套软件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只是觉着好玩而已,其他人最好把它当做一条科技趣闻来理解,但分析结果还是令他们感到满意,毕竟他们发现蒙娜丽莎的脸上主要是快乐的表情。

  斯托克曼也表示,他知道,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证明或推翻以前那些引起争议的理论。他又说:“但谁知道再过30年、40年、50年,他们会不会知道蒙娜丽莎的脑子里想什么呢!”

  达・芬奇留下的永远谜团

  这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晚期最有名的作品,创作时间在公元1503到1506年之间。据传画中主角是当时佛罗伦斯一名富商的妻子,达・芬奇于1519年过世后,此画辗转卖给法国皇帝,保存在法国皇宫,现由巴黎卢浮宫收藏。

  《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神情五百多年来令许多艺术家着迷。两年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雷文斯通提出,如果把视觉集中在蒙娜丽莎的脸上,你就会发现她的笑容消失了。观赏这幅画时,必须把视线放在蒙娜丽莎脸部以外的部分,才会觉得她在微笑。他认为,这是达・芬奇创作这幅画时大量使用阴影造成的视觉光学游戏。

  雷文斯通教授解释了为什么将视觉集中在蒙娜丽莎脸上就会看不出她在微笑。她说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导致的。人的视觉分两种,即直接视觉和辅助视觉。直接视觉最适宜辨别细节,却不适合识别影子。雷文斯通教授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几乎都是用影子表现出来的,所以用辅助视觉看效果最好。如果用眼睛盯着一件东西,时间越久,辅助视觉的作用就越小。最好的例子是看一页印满字的纸上的一个字,越盯着这个字看,其他的字就越来越模糊。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使用了同样的原理,来取得最大的艺术视觉效果。

  相关链接

  十种最荒诞的解释

  牙的说法: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微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已没长门牙。”

  胆固醇的说法:一位日本心脏病专家说他发现蒙娜丽莎的左眼上有一块黄斑,这是胆固醇含量过高的征兆,这个日本人差点说她得了心肌梗塞。

  中风的说法: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巧克力的说法:营养学家推测,她的表情就像吃了苯胺基亚胺似的,显得很陶醉。这是吃完巧克力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欢愉激素。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当时还没有巧克力。

  少年的说法:35岁的加拿大艺术家苏珊娜・吉璐将蒙娜丽莎的嘴部放大并将其旋转90度,结果出现了一个少年的脊背,他的双臀也显露出来了,结论:达・芬奇是同性恋。

  怀孕的说法: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放在腹部。

  妓女的说法:那不勒斯的卡罗・维斯教授认为画中的女人不是良家女子,而是那不勒斯的一名高级妓女,达・芬奇捕捉到一名职业诱惑的微笑。

  性高潮的说法:性学专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赝品的说法:1911年卢浮宫发生了一起引起轰动的盗窃案,该画被盗,从此以后在卢浮宫挂的只是赝品,而真品则放在一位富有的收藏家的保险柜里。

  自画像的说法:达・芬奇身着女装为自已画像,经过透视发现,如果将达・芬奇的胡子放到蒙娜丽莎的脸上,就是达・芬奇本人的画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